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如何布局?
王玥 · 2020-04-27
4月26日,瞭望智库在北京举办了“AI+内部研讨会”,来自政产学研各界的20多位专家,就我国如何进行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布局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瞭望智库战略圆桌人工智能研讨会在京召开

当前,人工智能(AI)浪潮正在席卷全球,这为曾在PC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落后并受制于人的中国,带来了一次绝佳的“跳变”机会。未来,我国如何才能紧紧抓住这次机遇,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筑人工智能先发优势?

4月26日,瞭望智库在北京举办了“AI+内部研讨会”,来自工信部、中科院、中国无线电协会、亚欧科技创新合作中心、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中国电子学会、南京未来科技城、北京邮电大学、腾讯、百度、阿里、商汤科技、天津飞腾技术公司等政产学研各界的20多位专家,就我国如何进行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布局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瞭望智库董事长兼总裁吴亮主持了会议。

研讨会现场

经过长期的积累,我国人工智能已在数据基础,需求空间,应用技术,产业环境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和产业优势。国家信息安全发展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8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增加超过2200亿元。

不过,有专家在会上提出,在人工智能的新一轮发展过程中,我国仍存在产业政策体系不完善、基础研究和原创技术缺乏、高端人才储备不足、相关立法较为滞后等短板。

研讨会现场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渗透性,我国要整合各方资源,加快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消费、工业等各领域的结合。

倪光南在会上发言

中国无线电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工信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李国斌认为,无论是基础层、技术层还是应用层的发展,人才都是核心问题,为此我国要进一步加强在人工智能人才方面的培养和储备。同时,要进一步扩大我国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影响和实践理论探索。

实际上,目前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方面加快布局。例如,南京市在2017年12月29日发布的《关于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集聚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超过1000人。

南京未来科技城党工委书记陈国运在前述会上表示,南京市将通过给予高端人才落户补贴、鼓励企业创新应用和提升计算能力、支持企业或高校院所建立技术研发平台等多项举措,充分调动社会各方资源,打造一批新型人工智能研发机构和应用示范工程,培育一批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带动传统产业升级。

 

陈国运在会上发言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金永生在会上提出,未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布局要考虑基础、技术和应用层在内的全产业链,进一步健全人工智能产业政策体系。

同时,有专家提出,要重视政府的力量与市场的力量的正向结合,吸取“龙芯”的教训;要立法先行,处理好人工智能应用可能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

此外,与会专家还建议,我国需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协调性,完善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加大对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支持,加强人工智能的融合应用,打造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等多方面发力,为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助力。

来源:瞭望智库
相关专家
相关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