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智库研究》刊发文章:汇智聚力共谋发展——智库界人士谈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里雨曦 · 瞭望智库研究员 2024-09-26
字体大小 A- A+
8月28日出版的第2期《新华智库研究》,在“智库建设”专栏中刊发了瞭望智库研究员里雨曦的文章《汇智聚力共谋发展——智库界人士谈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由新华社智库学术委员会主办、瞭望周刊社承办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路径与方法座谈会暨《新华智库研究》创刊发布会近期在北京举行。来自党政部门、高校院所、企业和行业等智库界近百位专业人士参会。座谈会主题是“聚焦‘第一选题’ 服务治国理政 高质量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新华智库研究》是新华社党组领导、新华社智库学术委员会指导、瞭望周刊社主办的智库类学术双月刊,是新华社第一本聚焦智库领域的学术性刊物。

座谈会上,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国家发展改革委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和机构的专家学者先后围绕“第一选题”推动理论创新、服务治国理政履行智库职能、高质量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三个议题做了重点发言。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此作出重要论述,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导向,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首要着力点,就是要深化理论研究,宣传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推出更多原创性智库成果,充分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史育龙认为,一要深学细悟,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百年历程出发,从“两个大局”交织激荡的时代背景出发,从党的初心使命出发,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打牢宣传阐释的理论基础。二要求真务实,牢固树立“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拓展世界眼光、增强战略思维,坚持系统观念,全面了解现实情况,深刻理解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核心要义、价值取向和逻辑体系,用严谨求实的态度、科学缜密的逻辑和理性客观的表述,把深刻的理论讲清楚,把精彩的故事讲鲜活,做到精准阐释、深刻阐释、生动阐释。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康震认为,智库界在这方面要阐释好三大关系 :一是文化传承与时代发展的关系,特别是“第二个结合”,要系统研究如何发掘与应用好传统文化思想的当代价值。二是文化价值的统一性与文化表现多样性的关系。要在多元化的基础上强化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文化自信与文明交流互鉴的关系,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思考中华文明。强调以我为主,同时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平等交流、互相借鉴。智库在这方面要为决策提供建议与服务。

新华社研究院院长刘刚认为,智库要以宣介总书记重要思想核心要义为最重要选题,致力于打造国际舆论场既有“力量”又有“流量”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要以政治性、学理性强的智库报告影响“关键少数”,以生动感人的可视化产品影响大众,在关键节点、重要场合举办发布会暨研讨会,走出“学术报告 + 全球发布 + 全媒体报道”的智库外宣新路径。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与会专家谈到,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尤其是国家高端智库要以服务党和政府决策为宗旨,以政策研究咨询为主攻方向,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近年来,我国各领域智库积极探索,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不断发挥作用,获得宝贵实践经验。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磊介绍,在智力支持辅助决策方面,行政管理领域近年的经验是坚持“五个以”:以党建为引领,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以合作为抓手,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服务为理念,积极做好决策咨询服务;以平台为支撑,努力搭建实践创新和学术交流平台;以质效为目标,维护、汇聚、提升思想引领力和社会影响力。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谈到,智库可以将国情研究和国策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服务治国理政的重要任务。他认为,智库如果做当代治国理政研究,需要长期深入研究五年规划相关课题,形成学术品牌,并发扬智库研究知识为民、知识报国、知识为人类的精神。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张永军针对新华社智库学术委员会主办的本次座谈会,谈了自己对媒体型智库建设的理解。他认为像新华社这样的国家级媒体型智库具有独特优势:分支机构遍布国内和全球各地,掌握着大量一手信息;对于党中央、国务院的需求了解得更快、更准确,有利于及时高效提供决策信息。他建议可借助这些优势,加强智库能力建设,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智库中心常务副主任范保群认为,国家高端智库应是积极献策的高端智库、助力改革的专业智库、引领舆论的公众智库、具有国际视野的外交智库。这四个职能对于智库服务治国理政至关重要。

自《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2015 年印发以来,我国智库建设取得长足进展。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智库窄口径统计3000 家,宽口径则达 3 万家。中国智库数量已位居世界第二。

与会专家认为,我国智库发展成绩有目共睹,但也还存在多而不强、话语有效供给不足、转化协调机制不完善、国际影响力有待提升、领军和杰出人才不多等问题与挑战。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面临更为广阔的时代机遇,也必须肩负起更大的历史责任。对加强我国智库建设的路径方法,与会专家突出提到的一个关键词——专业化。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潘教峰认为,智库研究面对的往往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复杂问题,需要针对智库研究的特点开展规律性研究,基于共识性、专业性、规律性的研究范式,不断深化理论和实践探索,提高智库研究的科学化水平。

欧美同学会原党组书记、秘书长王丕君认为,智库建设最核心的价值是建言,如果没有专业能力,很难做到建真言、献良策,建言建到需要时、议政议到点子上。在他看来,智库的专业能力既包括选题研究领域的专业素养,也包括撰写建言的文字素养。

“工业领域有专精特新企业,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也要做智库领域的专精特新,突出专业化、突出特色、填补空白、不搞重复。”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袁红英这样强调。

除了专业化,与会专家还提出,智库建设需要进一步强化体系化能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认为,智库要着力抓好“五大建设”,即思想建设、人才建设、能力建设、品牌建设、信息数字化建设,同时打造“四大影响力”,即决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他说,“一流的智库要有一流的管理,当前需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发展。”

在国际影响力方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认为,在当下国际舆论斗争中,我国智库学者应该形成合力,努力往外看,往外发声,进一步变“他塑”为“自塑”,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作出智库贡献。

灏侀潰.jpg

《新华智库研究》是新华社第一本聚焦智库领域的学术类刊物,由新华社党组领导、新华社智库学术委员会指导、瞭望周刊社主办的智库类学术期刊,致力于展示国内外优秀智库研究成果,刊发探索智库建设规律的学术文章,打造中外智库合作交流平台。

投稿邮箱:xhzkyj@163.com

订阅热线:010-63151858

来源:《新华智库研究》
相关专家
相关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