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智库研究》刊发文章:打造媒体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思考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紫金传媒智库高级研究员郭全中 · 深圳市致理中学教师朱燕 2024-10-10
字体大小 A- A+
8月28日出版的第2期《新华智库研究》,在“观点集萃”栏目中刊发了郭全中、朱燕的文章《打造媒体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思考》。文章提出我国媒体打造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难点,建议从技术驱动策略、数据要素归集、培育新型媒体人才等方面着手,培育发展我国媒体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媒体生产力实现跃迁升级。摘要如下:

一、如何理解媒体新质生产力

  在媒体领域,新质生产力以技术驱动为内核,是深度媒介化时代实现媒体融合的重要路径。总体来看,媒体新质生产力是将新媒介技术赋能于媒体的“策、采、编、审、发、评、馈”全业务链条,以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内容与服务为核心,对价值链和产业链进行系统性重塑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旨在促进媒体内容生产方式、传播手段、分发渠道的迭代优化,有效推动媒体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打造媒体新质生产力的三大难点

  第一,新技术与媒体传播生态融合性不强。

  在技术开发上,我国主流媒体的数字媒体技术系统大多非自主研发且与媒体匹配度不够,服务效能低下,无法从根本上赋能新型传播生态。在技术应用上,虽然新技术已催生促发传媒的深刻变革,应用广泛,但应用深度不足,新技术如何深度介入媒介生产、如何更合理地嵌入传播生态尚需作进一步探索。

  第二,西方国家技术优势对我国话语权建构带来一定挑战。

  西方国家在数字技术的研发应用方面优势显著,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体传播场域应用广泛,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国际传播中的话语不平等,给我国国家话语权建构带来挑战。培育媒体新质生产力与提升国际传播力相辅相成,如何通过媒体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跃升营造良好外部舆论环境,是媒体打造新质生产力的一项重要课题。

  第三,数据要素流通不畅、应用效果尚不显著。

  国家推动数据多领域应用,但在媒体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过程中,社交数据和交易数据难以获取,主流媒体可利用和运营的数据有限;技术理念更新慢、技术人才匮乏,媒体难以充分整合政府数据资源和各类社会数据资源。

  三、推动媒体生产力跃迁升级的重点

  第一,媒体人才向数字化、融媒化转型。

  媒体人才需要向更高层级跃升,培养自身对于新型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适应和掌控能力,对新媒介技术和先进的智能化生产设备的灵活应用能力。

  第二,媒体技术向智能化、融合化升级。

  新一代媒介技术成为推动媒体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媒体劳动资料需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劳动效率和质量,推动媒体融合实现“真融”和“深融”。

  第三,劳动对象向创新化、数智化更新。

  数字经济时代,新质生产力的劳动对象范围持续延展,数智化劳动对象重要性逐步提升。媒体需创造新型劳动对象,开拓新型内容生产与传播形式,同时探索挖掘现有劳动对象潜力。

  四、培育发展我国媒体新质生产力的路径方法

  (一)关键动力:坚持技术驱动策略

  新一代媒介技术是媒体实现智能化、数字化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提高了生产效能。人工智能为内容生产全流程赋能,大数据技术提高内容分发精准度,物联网拓展了智能媒体的应用场景。媒体需重视智媒新技术,将技术应用于多方面,但不能脱离自身需求与能力,不能一味追求行业前沿技术而忽略技术成本、技术使用率等问题。

  (二)关键要素:推动数据归集共享

  作为关键生产要素,数据衍生出的数据生产力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应连接媒体内部数据,发掘新信息,促进内容生产的创新与传播渠道的多维融通;应寻求政府部门等相关方支持,获取各类社会数据,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赋能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需利用数据资源优势打造强劲的数据生产力,助力提升国家话语权。

  (三)关键支撑 :培育新型媒体人才

  媒体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媒体要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打造出适应数字经济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媒体人才结构。一方面,媒体可开展数字素养和技能培训,转变劳动者的生产理念与运营思维;另一方面,还需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催化数字、智能劳动转型,构建由人才主导的新型传媒生态,为媒体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赋予强劲动能。(原文作者郭全中系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紫金传媒智库高级研究员;朱燕系深圳市致理中学教师)


灏侀潰绗簩鏈?.jpg

《新华智库研究》是新华社第一本聚焦智库领域的学术类刊物,由新华社党组领导、新华社智库学术委员会指导、瞭望周刊社主办的智库类学术期刊,致力于展示国内外优秀智库研究成果,刊发探索智库建设规律的学术文章,打造中外智库合作交流平台。

投稿邮箱:xhzkyj@163.com

订阅热线:010-63151858

来源:《新华智库研究》
相关专家
相关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