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角下的北极——《北极政治经济变迁与中国北极战略》研讨会综述
李少康 薛力 彭博 · 2020-12-08
2020年12月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北极政治经济变迁与中国北极战略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举行。

2020年12月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北极政治经济变迁与中国北极战略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举行,来自武汉大学、兰州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中央财经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同济大学、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以及中国海洋大学的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并进行了交流。此次会议邀请了国内研究北极问题的主要学者。

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邹治波代表所里致辞,强调北极地区是未来国家战略博弈的重要区域,中国应按照中央大的部署框架来进行应对,兼顾自身在北极地区的责任和利益。


一、主要国家北极政策与地区秩序

《世界经济与政治》副主编袁正清主持了这一节。

武汉大学匡增军教授分析了俄罗斯北极新战略的内容、特点以及对中俄北极合作的影响,强调应加强新时代中俄北极合作的战略对接与政策协调,寻求构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五位一体”合作机制。在他看来,中国有必要系统深入研究俄罗斯的北极新战略。

兰州大学孙秀文副教授梳理了苏俄1916年至2020年期间北极地区边界界定的政策法规、在北极地区进行油气资源开发的历程、以及中俄油气合作开发现状。她的研究体会是:中俄在共建北极蓝色经济通道时不仅具有内部优势和外部机遇,同时也面临着相应的劣势和威胁。内部的优势主要包括北方航道经济性、北方航道“资源输出航线”的特点、俄罗斯政府在北方航道基建方面的积极性;相应的内部劣势主要体现在成本问题、陆上交通线的竞争以及经济活力不足。外部的机遇主要体现在政治契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日韩三国在北极的共同利益;外部挑战包括:国际能源形势的冲击、北极地缘政治环境的不稳定和对域外国家的排斥。

中国海洋大学孙凯教授谈到,在特朗普政府看来,北极与美国的国土安全直接相关,而俄罗斯和中国在北极的行动已经威胁到美国安全,因此采取以下措施:强化美国在北极的能力建设、并加强了与传统盟友之间的合作。针对特朗普政府的这些举措,孙凯教授认为中国应采取的步骤有:加强在北极地区的动员能力建设、加强极地科学考察与科技保障、强化“北极重要利益攸关方”与“近北极国家”身份、扩大中国北极“朋友圈”等。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肖洋教授研究发现,美国2009-2019年期间在“北极问题”上对中国、俄罗斯的认知发生了明显变化。从2019年出台的美国国防部北极战略和美军在北极的部署可以看出,美国近年来在北极针对中俄两国的攻击性更加突出,表现为:加强北极军事建设和部署、借助盟友向俄罗斯施压、美国国防部及各兵种开始密集出台北极战略报告。

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王晨光博士指出,在英国“脱欧”背景下,苏格兰政府于2019年9月发布了第一份北极政策文件《北极连接:苏格兰北极政策框架》。苏格兰在北极问题上的立场与英国有所差异,希望强化自己与北欧国家的关系,并为争取民族独立增添筹码。作为一个地方政府,苏格兰虽无法成为北极理事会观察员,但积极参加北极圈论坛”,以增强在北极事务上的存在感和影响力。他的体会是:目前看苏格兰参与北极事务的前景尚待观察,中国作为北极事务重要利益攸关方”,可探索与苏格兰的务实合作,共建“冰上丝绸之路”。

世经政所国际战略研究室彭博博士分析了欧盟北极政策调整的内外部动力,并通过“四个要素、两个变量、三个平衡”构成的分析框架对欧盟北极政策的更新进行了分析。彭博认为,欧盟未来的北极政策一方面将考虑广义安全问题,另一方面也将深化欧盟整体北极政策。

中央财经大学白云真副教授在评论环节提到,北极是一个地理位置,在谈论北极时要注意议题联系、明确战略目标、平衡不同利益、探究北极治理路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赵海博士认为,从地缘角度看北极,可以有三个层面:军事安全冲突、资源经济开发、气候变化或环保,它们构成了有关各方冲突、半冲突、半合作和合作等几种可能性。

在讨论环节与会专家们主要对围绕美国购买格林兰岛事件进行了讨论,认为美国此具旨在促使俄罗斯加大在北欧地区的战略投入,从而缓解美国自身在阿拉斯加地区面临的军事压力。


二、多维视角下的北极与中国北极战略

这一节的研讨由《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主任徐进主持。

关于北极地缘政治问题,大连海事大学李振福教授认为北极地缘具有多尺度的特征,包括地理区域尺度、地缘政治区域尺度、地缘经济区域尺度以及地缘安全区域尺度。他认为只有对北极地区的不同地缘尺度进行确定,才更有助于北极事务的合理解决和可持续发展。他指出,一些西方国家用看南海问题的视野看待北极问题,这不恰当,北极问题与南海问题在地缘区域尺度和国际法律地位均不同,将两者混淆不利于北极问题的合理解决。

在中国的北极战略问题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张沛博士和武汉大学章成副教授分别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张沛博士分析了北欧国家出台北极新政策的原因以及这些政策之间的共性,认为北极当前对于中国来说是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不确定因素在增多,中国有必要重新认识北欧在中国北极战略中的地位,针对北欧国家的疑虑,加强信任重建,同时积极参与北极秩序的塑造,扩展与北欧国家在更多领域内的合作。

章成副教授着眼北极治理体系演进和转型的动力:全球化走向的影响、北极理事会未来可能的改革、国际海洋治理规范的发展以及行为体(主要是国家)的意图和能力变化。在中国如何采取战略应对以及提升北极治理能力这一问题上,他提出的方法是:国内方面,对参与北极事务的战略规划和立法问题进行统一全局的战略筹划、以立法的形式推动国内北极政策的体系化;国际方面,通过国际造法的路径,来寻找自身在北极治理中的新身份并强化这种身份;北极外交方面,重视并坚持开展与俄罗斯、北极小国等国的双边外交工作。

同济大学苏平副教授尝试在北极外交中引入新的理论视角。她用社会学家布迪厄实践理论中的场域、资本和惯习三个概念来说明科技外交的实践理论框架,并以中国在北极的科技外交为例对科技外交的实践理论进行了分析。她的研究结论是:第一,运用国际政治社会学研究跨国行为体在全球治理中的影响将成为未来全球治理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第二,伴随着部分权力从国家流散到跨国行为体,科学家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性将日益增长;第三,中国北极科技外交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原因主要在于遵守科学规律和共同因果关系机制的惯习、一定的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和强大的科技外交跨场域能力。

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秘书处张伟鹏博士主要谈了新形势下中国推进“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挑战、机遇与建议。他认为目前中国在建设“冰上丝绸之路”问题上战略大于经济,挑战大于机遇。针对这些问题他提出的主要建议是:细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叙事、依靠“双循环”拉动经过地区的循环、突出“冰上丝绸之路”的经济性、加强与俄罗斯等北极国家的战略对接并探索与其他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国的合作。

中国海洋大学董利民博士分析了俄罗斯、加拿大等北冰洋沿海国在北冰洋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的主张,认为这将对中国在北极的资源勘探和海洋科学研究权益产生影响。他就中国的应对给出了建议:包括密切关注相关动态、加强科学研究、灵活运用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的议事规则等。

世经政所薛力研究员和魏蔚副研究员就上述六位发言进行了评论,薛力研究员的主要观点是:未来国际关系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竞争性合作或者说是合作性竞争,中国应该清晰自己在北极目标的上下限,避免投入不足或者过度投入,为此不妨列出分类清单,确定重点投入、一般性投入、少投入或者不投入的领域。他认为,中国的北极外交中,应该抓住重点领域,以科考为重点,以能源开发为抓手,以外交为依托。就合作对象国而言,主要依靠俄罗斯,重点争取芬兰,挪威也可以适当争取,而丹麦与瑞典则属于难以争取的对象。

魏蔚副研究员基于自己的研究,认为北极未来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各国围绕北极展开的竞争只是各国在全球竞争的延续,为此,中国需要处理好与美国和俄罗斯的关系。

在讨论环节,相关专家探讨了关于美国为什么没有正式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章成博士的回应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制定《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时,只有美国等发达国家具有深海资源开发技术,“公约”关于国际海底区域等方面的制度设计、机构设置、利益分配等不利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对深海资源的开发利用,如程序上需要获得批准,而获得的区块中只有一半的资源开发收益归自己,另外一半要让发展中国家分享。但美国整体上是把“公约”当作习惯法看待。

世经政所国际战略研究室副主任肖河在会议总结中指出,北极是一个新议题领域,面临新竞争,策划与组织全国研究北极问题的代表性学者与会,是希望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知,期待以后能够把这一问题做成一个年度研讨会,并产生系列产品。


(此稿由李少康写出初稿,薛力与彭博修改,并提交各位发言人审核后,由薛力定稿。李少康,中国社科院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薛力与彭博为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人员)


相关专家
相关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