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的第一次升起
董伟 2019-09-27
字体大小 A- A+
收藏
“这个电动升国旗的按钮,事关重大。”

作者截取了1949年1月至10月这段时间,集中围绕新中国筹建这一主线展开叙述,描绘了新中国从萌芽、发育,到成型、诞生的过程。这十个月,天天新鲜,月月精彩,共和国真实的模样逐渐显露。

《诞生:共和国孕育的十个月》

董伟 著

东方出版社

2019-6

 

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以后,1949年7月,中共中央成立了开国大典筹委会,周恩来担任主任,北京市委书记彭真出任筹委会副主任。8月,筹委会做出了一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方案》,主要内容有三项:一、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二、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阅兵;三、举行人民群众游行活动。第一项当中分量很重的一个程序就是由毛泽东主席升起共和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

按照预先的设计,升国旗要由毛泽东亲手操作。负责大典具体工作的华北军区宣传部部长张致祥随即考虑毛泽东的站立位置,旗杆的位置,以及用何种方法升旗,特别是要和升旗口令做到同步升旗。

毛泽东主席是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国家成立的,他要和其他参加开国大典的领导人站在一起,一直到庆典活动结束。而旗杆要竖立在天安门广场,好让几十万群众可以现场看到这个激动人心的场面。这就面临一个难题:毛泽东主席怎么操作升旗?

从宣布升旗,到毛泽东走下天安门城楼抵达旗杆的位置,大约要十几分钟,如果选择让毛泽东走过去,现场会出现许多人立在那里等十几分钟较为尴尬的场面。有人建议,是否在毛泽东主席宣布后,在旗杆下安排两名训练有素的旗手,由他们代替毛泽东升旗。然而,许多人反对这个建议,政协会议已经决定要由毛泽东主席亲手升起第一面国旗,这是新中国成立的一个标志性环节,意义重大,不可以由别人代替升旗。也有人好心提议,是否可以在天安门城楼上拉出一根长长的绳子,连着旗杆,由毛泽东主席在城楼上拉着绳子升旗,这些提议自然都被否定了。

正在大家苦思冥想、无计可施时,一位叫李岩的年轻人提出建议,“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自动升降装置,把控制开关放在天安门城楼上。到时候,毛主席一按电钮,电动机启动,就能带动红旗上升了。”

李岩是军委电信总局派出的接管国民党联勤总部电信机械修理厂的军代表,并任该厂厂长,他想出的这个想法是顺理成章的。大家都认为这个方法可行,但是,在百废待兴时,我们是否有这个科技力量。这时,李岩自告奋勇地说:“我来负责搞出这个自动升旗装备!”

这可是必须万无一失的大事,张致祥马上向彭真和周恩来做了汇报。周恩来不是很放心,亲自到广场查看天安门城楼到旗杆的位置后也认为,只有自动升旗是最佳方案。但北平刚刚解放,对这个城市的科技人员以及技术水平还不是很了解,周恩来担心能否在短时间内做出自动升旗的装置。周恩来随即指示负责大典具体工作的华北军区宣传部部长张致祥,可以请李岩同志抓紧研制,但要做两个方案,万一自动升旗失灵,就用人工拉上去。

李岩虽不是搞技术的,但他心里有底,因为厂里的总工程师苏冶是党的干部,并且很有水平。

苏冶虽仅有中学学历,但是非常喜欢制作各种电动装置,人很聪明又喜钻研。读完中学后,受共产党抗日主张的影响,在地下党的帮助下奔赴延安,参加了八路军。在延安,苏冶以刻苦自学著称,每天忙完工作,便回到自己住的窑洞,自修英语和无线电技术,并都达到了专业水平。

延安当时电动装备不多,少有的几个电动装置,都是由苏冶来修理、安装、调试的,中央首长称他为“八路军培养的专家”。解放战争初期,美军向延安派驻了一个观察组,他们运来了一台大功率电台,用来和美国驻华大使馆联系。但由于没有随行的技术人员,一遇故障时,都是苏冶前去帮助修理解决的。

苏冶所在的工厂,有许多先进的电信设备,李岩和苏冶用这些先进的器材和设备,已经为中央和中央军委改善了很多通讯保障条件,因此对完成这个任务是有把握的。

回到工厂后,李岩和苏冶一起商量设计和施工方案,厂里对苏冶全力支持。

由于时间紧张,苏冶和他的攻关小组每天吃住在厂里,日夜不停地赶工。他们先设计了一个图纸,然后再到仓库里找材料,他们翻出了能用的日军和国民党军使用的美械装备,有电机、开关、导线等,经过几次试验和改进,终于做出了一个成型的电机。

时间越来越紧迫了,领导着急打电话催,张致祥干脆直接跑到工厂来看最后一次试验。在张致祥、李岩等见证下,试验很成功,只见苏冶亲自操纵电控开关,滑轮带动拉绳,国旗徐徐上升。李岩和张致祥都非常满意,并报告给了大典总负责人彭真。彭真指示,可以在天安门广场安装,现场再继续试验,确保万无一失。

在天安门进行安装时,他们把电线沿着“千步廊”御道的石缝铺设,过金水桥,一直伸向天安门城楼的主席台。这样布线,既可以避免在开国大典前被无意中破坏,同时也非常保密。

升旗装置安装完毕后,彭真指示一定要多试验几次。然而,第一次试验就出现了故障。

升旗预演由张致祥直接指挥,李岩和苏冶在广场的旗杆下指挥。听到李岩、苏冶“准备完毕”的信号后,张致祥在天安门城楼上按下升旗按钮,五星红旗开始缓缓上升。在人们紧张的目光注视下,旗杆似乎也紧张了,国旗升到一半的位置时,突然卡住不动了。经过故障检查后发现,原来是电路出了毛病。彭真向周恩来汇报后,周恩来再次叮嘱,一定要准备两套方案,一个是电动升旗,一个是人工升旗。开国大典时,万一电钮失灵,就用准备好的工作人员用人力把国旗升上去。张致祥按照这个指示,进行了多次电动升旗的演练,也进行了多次人工备选的升旗演练,最终保证万无一失了。

天安门上的电动按钮,安装在毛泽东主席预定站立的地方后边的一根红柱子上。为了保密,防止升旗按钮被人破坏,按钮的位置只有张致祥、李岩、苏冶几个人知道。开国大典的前两天,负责阅兵的聂荣臻来到天安门检查工作,他看见升旗按钮前没有士兵警卫,就把负责天安门执勤的警卫营副营长石玉玺叫来,指示道:“这个电动升国旗的按钮,事关重大,一定要派人站岗,保证这个按钮的安全。”石玉玺马上布置士兵在按钮前站岗,一直到开国大典结束。

 

 


双周书情

《人生模式》

阳志平 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9-9

关于人生所遭遇的种种问题背后的认知科学原理。作者常年工作在脑与科学认知研究的一线,将那些影响人生发展的关键总结为五大类二十四个人生模式。

《从一到无穷大》

[美] 乔治?伽莫夫 著

阳曦 译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9-9

本书将带你玩遍数字游戏,感受时间与空间组成的奇妙四维世界;深入微观世界,漫游由一个奇点爆炸而来的无穷宇宙。

《元老》

[日]伊藤之雄 著

沈艺、梁艳、李点点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9

本书刻画了经历半个世纪、位于日本权力中枢的元老形象,由此追寻近代日本发展的轨迹。

《品味》

[意]吉奥乔?阿甘本 著

蓝江 译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9-8

意大利哲学家阿甘本考究了科学与快感、真与美、享受的知识与认识的快感是如何分裂的,从而重新发明了“品味”的概念,将科学与快乐的一分为二成功地衔接起来。

相关专家
相关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