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PET”助力“健康中国2030”意义重大
熊湘怡 2022-04-14
字体大小 A- A+
(本文为瞭望智库2019年度成果) 2019年6月,由我国全自主研发、被誉为“癌症预警机”的“正电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扫描系统”(简称“数字PET”)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市场注册审批,获得市场准入和对外销售资质。资质评审专家认为,“数字PET”是党的十九大后中国制造进入集中爆发期的重大成果之一,是我国高端医疗设备领域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又一“大国重器”。为此,可考虑将“数字PET”列入“健康中国”重大工程予以重视,支持该项目走完创新进程“最后一公里”。

“数字PET”是医疗装备自主创新“大国重器”

作为中国自主创新的一项重大突破,“数字PET”具有重大意义。这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堪称新时代医疗装备领域里的“两弹一星”。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是“精准医学”重要设备,与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一并称为医院“三件套”,堪称为影像医学仪器领域里的“两弹一星”,也是价格最贵的医疗检测仪器和检测项目。目前,广泛使用的传统PET是数字模拟类设备,长期存在“测不准、使用难、应用窄”三大短板,核心技术一直被西方企业垄断,设备价格居高不下。我国患者单次PET检测成本多达上万元,成为制约我国医疗预防与治疗能力的瓶颈之一。

而“数字PET”实现了PET与CT的相互融合,其中CT提供病灶精确解剖定位,PET提供功能与代谢等分子信息,两种技术相互结合而诞生的“数字PET-CT”系统具有突出的灵敏度,在重大疾病早期诊断、疗效评估、病理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二是作为重大技术突破有利于人类健康事业。据不完全统计,自1895年以来,人类在影像医学领域产生了22次诺贝尔奖, PET技术投入应用四十多年来,人类在PET技术一直没有突破传统技术瓶颈,应用潜力开发不够,普及程度不高。

“数字PET”是传统PET技术的“再发明”,其应用有望为PET技术带来重大变化,甚至有望成为一个通用配件放到任何医疗设备上使用。目前,中国自主研发的数字PET设备,资金与人力相比西方同类企业投入减少90%,如果中国制造的数字PET设备能像X射线、CT仪器一样普及,数字PET设备生产与使用成本有望大幅降低,推动早期治疗成为现实,从而为全球健康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三是“数字PET”可成为“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技术支撑。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公布的最新数据,2015年全国新发恶性肿瘤392.9万例,发病率为285.83/十万人,死亡约233.8万人,恶性肿瘤死亡占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公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其中,专业癌症检测设备的供给不足,成为制约我国重大疾病特别是癌症的预防治疗的突出短板之一。

据统计,2016年美国PET装机量是1657台,日本是600多台,中国只有不到300台。从每百万人口占有的PET/CT数量方面来看,美国是5.13台,日本是4.7台,中国仅为0.2台。在技术上,“数字PET”可精准检测到最小尺寸病灶,因此应用范围除癌症领域外,还可扩展到脂肪肝等代谢疾病,以及阿兹海默、帕金森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理的深层次研究。通过服务精准诊断,可有效解析阿兹海默、帕金森等重大复杂脑类疾病的发病机理。

 完善应用布局走好创新“最后一公里”

望智库在调研中发现,“数字PET”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在于国家大力支持与个人大胆创新的有机融合,这是我国实现重大领域核心技术突破的坚强保障。

“数字PET”科研团队负责人、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教授谢庆国表示,2003年至今“数字PET”先后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和教育部的多项科技项目支持,并被列为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各类专项经费累积超过2亿元。“当初在我们的优势并没有完全展现出来的时候,国家就给予了极大支持,到现在终于发展成了完整的体系和系统,说明我们有集中力量做大事的体制机制,这对我们的激励很大。”

科技界常将科技创新转化比喻为一场“马拉松”:技术创新是“最初一公里”,转化应用则是“最后一公里”。我国在包括“数字PET”在内的不少科研成果已处于全球“领跑”地位,说明我国科研体系在“最初一公里”成效明显,但在应用环节要形成适应“领跑”的转化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为此,建议考虑完善数字PET应用布局,为走好创新“最后一公里”提供支持。

一是依托“数字PET”加快新型装备集群研发。建议将“数字PET”列入“健康中国2030”重大工程加以重视,着眼释放“数字PET”原理创新产生的高技术势能,以“质子治疗监测数字PET系统”“脑部专用数字PET”“超级全数字PET大科学装置”三大标杆应用为主要方向形成装备研发集群,充分发挥已有研究优势,引领“数字PET”新型装备向更深层次延伸,树立我国在“数字PET”领域的主导优势。

二是加快“全数字PET-CT”应用步伐,服务重大疾病预防诊断。通过优化政策设计,通过不断扩大自主数字PET设备应用领域,打破进口PET设备“独霸”主要医院的状况,充分发挥PET-CT全数字和精确采样的优势,扩大技术设备的量产规模与临床应用,特别是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防控重大疾病要求,优先服务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病理研究,让国产的高端医疗器械能够早日服务广大民众。

    三是做好“数字PET”科技知识与创新精神的传播。一方面,运用各类传播手段加大对“数字PET”科学知识的传播普及,丰富民众对最新重大疾病预防与治疗技术的科学认知。另一方面,建议总结新时代中国科研人员十余年如一日取得重大创新的故事,鼓舞我国科学家士气,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提供更多舆论正能量。


相关专家
相关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