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精粹 | 于舰:社会需求是新型企业智库发展的最大机遇
于舰 · 第一财经研究院执行院长 2025-05-06
字体大小 A- A+
编者按:2025年4月14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瞭望周刊社联合主办的《中国智库报告(2024)》发布会暨企业智库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上海社科院举行,来自上海、北京、深圳、江苏、湖南等地的9位智库专家围绕今年《报告》主题展开对话交流。   本文为第一财经研究院执行院长于舰在研讨会上发言的主要观点。

智库的机遇源于其产品与服务是否契合社会需求。如同企业要依赖市场的需求生存一样,智库亦需确保其研究成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第一财经研究院成立于2007年,最初致力于提供财经资讯,满足企业需求。2015年转型为非营利独立智库机构,在2020年成为上海市重点智库后,2021年研究院在转型改革中提出的发展目标是产出具有现实影响力的报告,“让研究服务于决策,让研究服务于社会”。研究院发挥媒体智库优势,对于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发出智库声音。

研究院的产品设计紧密围绕社会需求展开。

一是指数经济产品,其中“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调研”项目已连续开展15年,不仅受到中国企业战略发展部门的重视,还被海外经济学家所引用,作为分析中国经济形势的重要参考。此外,研究院每周会在国内外相关平台上发布中国金融条件指数、人民币指数、高频看宏观等,及时反映宏观经济动态。

二是开设“可持续+”栏目,对最新发布的政策进行解读,还围绕城市ESG治理、企业可持续转型、可持续消费等方面进行研究与编译,如对鹤岗等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等。

三是焦点观察栏目,聚焦国内外重大事件,迅速发声,为社会各界提供深度解读。

四是旗舰报告,每年聚焦研究院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形成调研报告,如产业经济、企业全球化等,成为旗舰研究成果。

研究院的重点研究领域包括中国企业全球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国碳市场跟踪、宏观经济等。

一是中国企业全球化”研究,研究院自2021年起启动中国企业全球化的调研活动,意在了解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以及疫情背景下中国出海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情况。调研发现中国的全球化企业有很强的竞争力,即便贸易战情况下,也有极强的韧性和发展后劲。2023年,研究院联合德勤发布《中国企业全球化新纪元白皮书》,并在中国服贸会及德勤全球合伙人大会上发布,向全球展示中国企业的创新实践。研究院的《跨越山海 | 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在议题设置和话题引领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及时表达了中国和中国企业在逆全球化风潮下一直保持开放的姿态。

二是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研究院连续三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从全球视野以及中国政府与企业角度出发,进行系统梳理和对比研究,记录并呈现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线索与实证。

三是碳市场跟踪研究,自中国正式开启全国碳市场交易,研究院便开启“中国碳市场跟踪”系列,以月报和年报的形式对中国碳市场发展进行记录与分析,并针对全国碳市场和地方碳市场存在的问题给予研究建议。

四是宏观经济领域研究,以事实、数据为基础,针对经济运行、金融市场中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解读与趋势研判,产出多项成果,如自2022年持续发布《人民币汇率年报》,以及2021年发布《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年——全球贸易格局的变迁》报告、中国经济年报等。

总的来说,研究院的目标是做可“悦读”的研究报告,针对问题和需求去产出研究报告,从而在“供需相长”中激发新型企业智库的活力。


相关专家
相关课题